
第二章 宏觀經濟管理
宏觀經濟政策包括一總三分,本章是一總,三分分別是投資、財稅和金融,也就是三、四、五章。
大綱要求
?。ㄒ唬┖暧^經濟運行的衡量;宏觀經濟總量指標及其相互間的關系。
(二)經濟周期中的產出、就業(yè)及價格變動;經濟周期的原因分析。
?。ㄈ┛偣┙o與總需求及影響總供求變動的因素分析。
(四)宏觀經濟政策目標和工具
?。ㄎ澹┐龠M經濟增長的政策。
?。﹪H收支、國際貿易與政策;匯率及匯率制度。
?。ㄆ撸┕膊块T的經濟學分析。
?。ò耍┪覈?、經濟基本制度和宏觀經濟管理體制,經濟社會發(fā)展“三步走”戰(zhàn)略,我國的宏觀經濟管理政策體系。
本章比較重要,歷年分值都很高??荚嚨闹攸c是概念、分類、特點、作用、目標、任務、措施、原則、途徑等。
第一節(jié) 市場經濟
一、需求供給均衡價格
?。ㄒ唬┦袌鲂枨?/p>
1、需求的含義
需求定義:一定時間內、一定價格條件下,消費者對某種商品或服務愿意并且能夠購買的數量。
注意:愿意和能夠
市場需求:某產品的市場需求,是所有消費者需求的總和。
2、影響需求的因素
偏好、收入、該商品價格、替代品價格、互補品價格、預期、其他
3、需求規(guī)律和需求曲線
需求規(guī)律:需求數量與商品價格反向變動的關系
需求曲線:反映需求規(guī)律的曲線。
?。ǘ┦袌龉┙o
1、供給的含義
供給定義:一定時間內、一定價格條件下,生產者愿意并且能夠提供某種商品或服務的數量。
注意:愿意和能夠
市場供給:某產品的市場供給,是所有生產者供給某種商品或服務的總和。
2、影響供給的因素
該商品價格、生產成本、生產技術、預期、相關產品的價格、其他
3、供給規(guī)律和供給曲線
供給規(guī)律:供給數量與市場價格同向變動的關系
供給曲線:反映供給規(guī)律的曲線。
?。ㄈ┚鈨r格
1、均衡價格及其形成
均衡價格指一種商品的需求量與供給量相等時的市場價格,是需求曲線與供給曲線相交時的市場價格。
均衡價格是需求和供給兩種力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是市場力量自發(fā)形成的。如果有外力干預,形成的就不是均衡價格。
2、最高限價與保護價格的影響
政府的價格干預
最高限價(限制價格)的影響:市場短缺、排隊、以次充好、缺斤短兩等,只能實行配給制保護價格(支持價格)的影響:市場過剩,只能政府收購。
3、需求與供給的變動對均衡價格的影響
需求的變動引起均衡價格和均衡產量的同方向的變動。
供給變動引起均衡價格反方向變動,均衡產量同方向變動。
二、市場如何解決三大基本問題
1、生產什么生產多少
供大于求,價格下降,減產,廠商退出;
供小于求,價格上升,增產,廠商進入。
2、如何生產——生產方式
勞動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
3、為誰生產——分配
三、市場效率與市場失靈
(一)市場效率
市場效率指資源配置效率。
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效率狀態(tài)是不存在帕累托改進可能的資源配置狀態(tài)。資源的重新分配,已不可能使任何人的境況變好,而不使任何一個人境況變壞。
帕累托改進:重新分配資源,在不降低其他人福利的情況下,至少使一個人的福利有所提高。
?。ǘ崿F(xiàn)市場效率的條件
達到帕累托效率狀態(tài),是理想狀態(tài)。其條件是,市場是完全競爭市場。
完全競爭市場的五個條件:大量、商品無差異、資源自由流動、信息完備,經濟主體理性。
?。ㄈ┦袌鍪ъ`
市場機制有些場合不能實現(xiàn)資源最優(yōu)配置,被稱為市場失靈(四種)
1、不完全競爭——壟斷
壟斷市場
寡頭市場
壟斷競爭市場
2、外部性
某經濟主體的一項經濟活動給其他社會成員的福利帶來影響,而該經濟主體又未支付費用或獲得補償。這種影響被稱為外部性。
正外部性——帶給他人利益
負外部性——強加給別人成本
外部性分為生產的、消費的兩類。
在存在外部性的情況下,資源配置將偏離帕累托最優(yōu)。私人成本,社會成本;私人利益,社會利益。
3、公共產品
私人物品:
排他性:支付價格才能消費,生產者得到補償
競爭性:商品勞務有限,某人消費、其他人就不能再同時消費該商品
公共物品:
非排他性、非競爭性,典型國防
私人廠商不愿進入公共產品領域,導致公共產品數量低于最優(yōu)數量。
4、信息不完全、不對稱
導致盲目生產、盲目消費還會導致逆向選擇,劣質品驅逐優(yōu)質品
?。ㄋ模┱畬洕母深A
市場失靈導致政府對經濟的干預
第二節(jié) 宏觀經濟學基礎
一、宏觀經濟運行的衡量
(三個方面——產出、就業(yè)、價格,非常重要)
(一)產出的衡量(七個指標)
1、國內生產總值(GDP)
?。ㄈ齼群⑷拍?、三方法)
一個國家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
???概念內涵(三個內涵)
◇注意,國內生產總值是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
◇價值形態(tài):貨物、服務的增加值之和
◇收入形態(tài):分配給常住單位的初次收入之和
◇產品形態(tài):常住單位最終使用的貨物和服務價值減進口價值
概念辨析(三概念)
◇名義 GDP,用實際(當年)市場價格衡量的 GDP
◇實際 GDP,用固定價格或不變價格計算的 GDP
◇潛在 GDP(理想狀態(tài)下的最大值),經濟處于充分就業(yè)時的產出水平,取決于投入和技術效率,是價格相對穩(wěn)定時經濟所能生產的最大產量
統(tǒng)計核算方法(三方法)
◇生產法(三個產業(yè))——增加值
☆第一產業(yè)增加值+第二產業(yè)增加值+第三產業(yè)增加值
◇收入法(6 項生產要素)
☆工資+租金+利息+利潤+折舊+間接稅
◇支出法(4 項支出類型)
☆消費+投資+政府購買+凈出口
2、國民生產總值(GNP)
概念要點
◇考慮了國外的影響
計算公式
◇國民生產總值(GNP)=國內生產總值(GDP)+來自國外的要素收入—對國外的要素支付
???【重點難點辨析】
GDP 是按國境原則計算的,只要其經濟活動是領土范圍內,不管是本地居民還是外地居民都要計算在內;
GNP 是按國民原則計算的,只要是本國居民,不管生活在本地還是外地,其經濟活動都要計算在內。
因此,有公式
國民生產總值(GNP)=國內生產總值(GDP)+來自國外的要素收入—對國外的要素支付
3、其他衡量產出與收入的指標
國內生產凈值(NDP)=國內生產總值(GDP)—折舊
國民生產凈值(NNP)=國民生產總值(GNP)—折舊
國民收入(NI)=國民生產凈值(NNP)—企業(yè)間接稅
國民收入是工資、利息、租金和利潤四項的總和
個人收入(PI)
個人收入=國民收入(NI)—公司未分配利潤—社會保險稅—凈利息+紅利+政府向個人的轉移支付+個人利息收入(NI 三減三加)
個人可支配收入(DPI)
個人可支配收入=個人收入(PI)—個人稅收
(二)就業(yè)與失業(yè)的衡量
就業(yè)與產出的關系——呈正相關
產出上升——勞動需求上升——就業(yè)率上升
產出下降——勞動需求下降——就業(yè)率下降
1、就業(yè)失業(yè)的統(tǒng)計概念
失業(yè)率
公式:失業(yè)人口÷總勞動力人口
內涵:衡量想要工作的人中沒有工作的人的比例
2、失業(yè)的類型
?。?)按失業(yè)原因分類
摩擦性失業(yè)——職位變換(供求總體可能平衡,充分就業(yè)時也會發(fā)生)
結構性失業(yè)——供給需求不匹配(供求總體平衡時,充分就業(yè)時也會發(fā)生)
周期性失業(yè)(需求不足失業(yè))——發(fā)生在經濟衰退時,總供需不平衡
3、充分就業(yè)和充分就業(yè)失業(yè)率
?。?)充分就業(yè)不等于零失業(yè)率,因摩擦性失業(yè)和結構性失業(yè)無法避免。
(2)充分就業(yè)失業(yè)率(自然失業(yè)率)是周期性失業(yè)率為零時的失業(yè)率,即摩擦性失業(yè)率+結構性失業(yè)
率之和。充分就業(yè)失業(yè)率下的實際產出就是經濟的潛在產出。
(三)價格水平變動的衡量
1、通脹
?。?)通貨膨脹的概念
一般物價水平在一定時期內持續(xù)上升或貨幣價值持續(xù)下降。
?。?)通貨膨脹的類型(3 種)
溫和的通貨膨脹(爬行式)——年物價水平上升速率小于 10%
嚴重的通貨膨脹——年物價水平上升速率 10%~100%
惡性的通貨膨脹——年物價水平上升速度大于 100%
(3)通貨膨脹的成因(4 種)
◇ 需求拉動型——需求過度增長
◇ 成本推動型——供給方面成本提高
◇ 需求拉動與成本推進動相互作用型
◇ 結構性——經濟結構不平衡
2、衡量價格水平變動的指標(三指標)
消費物價指數(CPI)——衡量消費者支出
生產價格指數(PPI)——衡量生產或批發(fā)環(huán)節(jié)價格
GDP 平減指數=名義 GDP/實際 GDP
第三節(jié) 公共部門經濟學基礎(不重要)
一、政府干預的邏輯依據
?。ㄒ唬┦袌鍪ъ`導致的效率損失
1、不完全競爭(壟斷)
2、外部性(污染)
3、公共產品(國防)
4、信息不完全與不對稱
二、提高效率的公共政策(重要)
?。ㄒ唬┽槍Σ煌耆偁幍墓舱撸ㄈ棧?/p>
1、反壟斷法
2、價格管制——設定價格或利潤限制
3、設立公共企業(yè)
?。ǘ┽槍ω摰耐獠啃缘墓舱撸ㄋ捻棧?/p>
1、對負外部性活動征稅(征稅)
2、提供消除負外部性的激勵措施(鼓勵改進技術裝備)
3、可轉讓產生負的外部性的權力(許可證)
4、規(guī)范經濟主體的行為(管制)
(三)公共物品與公共政策
1、純公共物品由公共部門來提供
2、可由公共部門出資,把產品生產承包給私人
3、同時具有一定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特性的產品稱為混合物品,混合物品或服務可多渠道提供。
?。ㄋ模┽槍π畔⒉煌耆筒粚ΨQ問題的政策
加強信息管理
促進信息公開
增加市場透明度
三、公共支出
?。ㄒ唬┕仓С鰞群c意義(不重要)
(二)公共支出三原則(重要)
1、經濟效益原則——資源優(yōu)化配置,效益最大化
2、公平原則——使各階層的分配達到公平
3、統(tǒng)籌兼顧原則——支出的結構安排從全局出發(fā)

- · 咨詢工程師《組織管理》核心考點:開標、評標與定標
- · 咨詢工程師《組織管理》核心考點:投標文件編制與送達
- · 咨詢工程師《組織管理》核心考點:招標文件編制與發(fā)放
- · 咨詢工程師《組織管理》核心考點:確定招標方式和發(fā)布招標信息
- · 咨詢工程師《組織管理》核心考點:工程項目招標范圍和規(guī)模標準及招標事項的審批和核準
- · 咨詢工程師《組織管理》核心考點:項目管理組織結構的變化與組織結構的優(yōu)化
- · 咨詢工程師《組織管理》核心考點:矩陣式組織結構
- · 咨詢工程師《組織管理》核心考點:職能式組織結構
- · 咨詢工程師《組織管理》核心考點:項目管理組織的基本原理
- · 咨詢工程師《組織管理》核心考點:團隊組織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