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風險識別
以美國為代表的發(fā)達國家均擁有專業(yè)的項目風險研究報告或風險一覽表,專業(yè)的項目咨詢公司、保險經紀人公司或大型企業(yè)甚至還根據(jù)其經驗或工作總結制定了風險管理手冊,從而為項目風險識別提供了重要的依據(jù)和參考。但在我國,目前尚無系統(tǒng)的、體系化的研究與報告,鮮有在項目結束之后對于風險全過程展開總結和評價的系統(tǒng)性資料。所以,我國目前在項目風險識別方面的工作基本上仍處于摸索階段,支付成本較高,對于大型的、投資較多的項目往往不得不聘請國外專家或國內為數(shù)不多的專業(yè)人士來完成。對于前者,因為項目的國內外背景與環(huán)境不同,從而使國外專家的經驗公式未必奏效;對于后者,由于資深專業(yè)人士相對較少且因為主觀因素較強而使得評價結果有失偏頗。因此,有效的項目風險識別必須具備如下機制:
1.聯(lián)合預見機制。項目風險識別要求項目管理機構以及人員對于風險征兆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判斷力以及預見性。然而,項目風險管理機構以及人員并不是項目風險的直接感受者,項目投資者以及施工人員才是真正的風險接觸者與應對者;诖,對于項目風險的識別既需要借助于項目組織者以及領導者高屋建瓴的前瞻性判斷,同時也需要來自項目運作第一線人員的及時信息反饋以及協(xié)助。管理人員與一線人員對于項目風險的聯(lián)合預見機制將有助于從宏觀與微觀、理論與實踐、大類與細節(jié)多個方面進行有效的識別。
2.信息儲備機制。項目風險的識別必須以廣博的信息儲備和知識庫存為基礎,否則項目風險識別做出的判斷必然缺乏說服力。項目風險識別可以理解為項目潛在風險的一種前驗判斷,該判斷不僅取決于決策者的主觀意志,還取決于決策者對已經歷過的項目風險的后驗判斷?梢,在項目風險識別的多個階段工作中,前期的信息儲備將成為后期的依據(jù)與參考,并且具有規(guī)模報酬性,即信息儲備與知識庫存越多,為識別項目風險所支付的信息搜索成本將越少,項目風險識別試錯的正反饋性將越明顯。
3.知識學習機制。對于不同類型的項目或在項目運行的不同階段,項目風險管理機構或人員往往需要對不同的風險征兆進行有效的識別。鑒于項目風險的復雜性,通過學習機制所獲得的靈活性以及能動性對于項目風險識別尤為重要,表現(xiàn)為信息儲備只有在轉換為決策者的專業(yè)知識與專有知識時,知識才是有用的,對應的風險識別才可能是有效的。此外,通過學習機制的建立,決策者能夠不斷修正其思維定勢與判斷準則,從而有效消除項目風險識別的偏差。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聯(lián)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