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29 14:38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地形設計的方法有多種:等高線法(含點標高)、斷面法、模型法等。以下著重介紹等高線法。
等高線法
此法在園林設計中使用最多,一般地形測繪圖都是用等高線或點標高表示的。在繪有原地形等高線的底圖上用設計等高線進行地形改造或創(chuàng)作,在同一張圖紙上便可表達原有地形、設計地形狀況及公園的平面布置、各部分的高程關系。這大大方便了設計過程中進行方案比較及修改,也便于進一步的土方計算工作,因此,它是一種比較好的設計方法。最適宜于自然山水園的土方計算。應用等高線進行公園的豎向設計時,首先應了解等高線的基本性質。
等高線是一組垂直間距相等、平行于水平面的假想面,與自然地貌相交切所得到的交線在平面上的投影。給這組投影線標注上相應的數(shù)值,便可用它在圖紙上表示地形的高低陡緩、峰巒位置、坡谷走向及溪池的深度等內容。
在同一條等高線上的所有的點,其高程都相等。
每一條等高線都是閉合的。由于園界或圖框的限制,在圖紙上不一定每根等高線都能閉合,但實際上它們還是閉合的。
等高線的水平間距的大小,表示地形的緩或陡。如疏則緩,密則陡。等高線的間距相等,表示該坡面的角度相同,如果該組等高線平直,則表示該地形是一處平整過的同一坡度的斜坡。
等高線一般不相交或重疊,只有在懸崖處等高線才可能出現(xiàn)相交情況。在某些垂直于地平面的峭壁、地坎或擋土墻駁岸處等高線才會重合在一起。
等高線在圖紙上不能直穿橫過河谷、堤岸和道路等;由于以上地形單元或構筑物在高程上高出或低陷于周圍地面,所以等高線在接近低于地面的河谷時轉向上游延伸,而后穿越河床,再向下游走出河谷;如遇高于地面的堤岸或路堤時等高線則轉向下方,橫過堤頂再轉向上方而后走向另一側。
用等高線法進行豎向設計坡度公式,用于求等高線外任意點高程。
I=h/L
式中I——坡度(%);h——高差(m);L——水平間距(m)
設計等高線在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陡坡變緩披或緩坡改陡坡 等高線間距的疏密表示著地形的陡緩。
平墊溝谷
在園林建設過程中,有些溝谷地段須墊平。平墊這類場地的設計,可以用平直的設計等高線和擬平墊部分的同值等連接。其連接點就是不挖不填的點,也叫“零點”;這些相鄰點的聯(lián)線,叫做“零點線”,也就是墊土的范圍。如果平墊工程不須按某一指定坡度進行,則設計時只須將擬平墊的范圍,在圖上大致框出,再以平直的同值等高線連接原地形等高線即可。如要將溝谷部分依指定的坡度平整成場地時。則所設計的設計等高線應互相平行,間距相等。
削平山脊
將山脊鏟平的設計方法和平墊溝谷的方法相同,只是設計等高線所切割的原地形等高線方向正好相反。
平整場地
園林中的場地包括鋪裝的廣場,建筑地坪及各種文體活動場地和較平緩的種植地段,如草坪,較寬的種植帶等。非鋪裝場地對坡度要求不那么嚴格,目的是墊洼平凸,將坡度理順,而地表坡度則任其自然起伏,排水通暢即可。鋪裝地面的坡度則要求嚴格,各種場地因其使用功能不同對坡度的要求也各異。通常為了排水,最小坡度>0.5%,一般集散廣場坡度在1%-7%,足球場3‰-4‰,藍球場2%-5%,排球場2%-5%,這類場地的排水坡度可以是沿長軸的兩面坡或沿橫軸的兩面坡,也可以設計成四面坡、環(huán)行坡,這取決于周圍環(huán)境條件。一般,鋪裝場地都采取規(guī)則的坡面(即同一坡度的坡面)。
實際上,大多數(shù)道路的路拱為曲線,路面上的等高線也為曲線而不是直線和折線。曲線等高線應按實際勾畫。同時,道路設計等高線也會同道路彎曲、彎坡、交叉等情況相應變化。
斷面法
即用許多斷面表達設計地形以及原有地形的狀況的方法。斷面圖表示了地形按比例在縱向和橫向的變化。此方法可以使視覺形象更明了和更能表達實際形象輪廓。還可以說明死刑輪廓。同時,可以說明地形上的地物之間的位置和高差關系。說明植物分布及林木的輪廓與景觀以及在垂直空間內地面上不同界面的位置效果。
斷面的取法可以選擇園林用地具有代表性的軸線方向或者特定位置等。
斷面法一般不能全面反映園林用地的地形地貌。一般僅用于要求粗放且地形狹長的地段的表達。
模型法
模型法用于表現(xiàn)直觀形象,具體。但制作費工費時,投資較多。大模型不便搬動。如需要保存,還需專門的放置場所,制作方法在實驗課說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wǎng)部分資料為網(wǎng)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wǎng)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wǎng)站聯(lián)系,本網(wǎng)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wǎng)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wǎng)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