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與管通是導致壩基失穩(wěn)、斜坡滑動、基坑坍塌的重要原因之一。管涌與流沙通常由 工程活動引起,但在有地下水滲出的斜坡、岸邊等地帶也會發(fā)生。管涌與流沙的不同之處在 于管涌緩慢地、由少到多地帶走細小顆粒,流沙則突發(fā)地大量帶走巖土顆粒,對工程危害較大。
防治流沙與管涌的措施有以下幾種:
(1)盡量避免水下大開挖施工,如利用流沙層上面的土層作天然地基,或采用樁基穿過流沙層等。
(2)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將地下水位降至可能產生流沙的地層以下,然后再進行開挖。
。3)控制地下水出逸點處的水力梯度,使其小于臨界水力梯度。
(4)設置截水墻。截水墻應進入地下一定深度,改善地下水的逕流條件,即增長滲流途徑,減小地下水力梯度和流速,滿足抗管涌、流沙的要求。
。5)水下開挖。在基抗開挖期間,使基坑內充水,始終保持足夠的水頭,避免產生流沙的水頭差,增加坑壁土體的穩(wěn)定性。
。6)其他方法。如凍結法、化學加固法、加重法、爆炸法等。
【例題】在以下各種防治流砂與管涌的措施中,說法正確的有(。
A.盡量避免水下大開挖施工,如利用流沙層上面的土層作天然地基,或采用樁基穿過流沙層等
B.控制地下水出逸點處的水力梯度,使其小于臨界水力梯度
C.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將地下水位降至可能產生流沙的地層以下,然后再進行開挖
D.設置截水墻。截水墻應進入地下一定深度,改善地下水的逕流條件,即增長滲流途徑,減小地下水力梯度和流速,滿足抗管涌、流沙的要求
答案:ABCD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聯(lián)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