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22 16:37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聽說很久以前,還沒有這座橋,漲大水的時候,對面河的人過不來,這邊河的人也過不去,年長月久,很不方便。老人就召集寨上人在鼓樓商量。造橋要很多木頭。要石墩,工程很大,沒有錢,怎么辦?有的提出募捐方法,說不單我們這兩個村,還可以到八江、獨峒、林溪、甚至更遠的地方去募捐。捐多捐少不管,只在大家出力辦好這件事。
這樣,籌備了三年,得了一批款來了。大家又商量怎么做?后來,決定做橋了,大家都去河邊挖橋墩,田里的活路也丟荒了,山上的山林也丟荒了,這樣做不行呀!這事感動了一個上帝,就是天上的仙人。他看見人間熱心做公益的事。心想“下面的人,為了公益事業(yè),田也丟荒了,山林也丟荒了,他們吃苦耐勞都不說,可他們的力量有限。這渡橋,起碼要三個墩。現(xiàn)在做一個都花了這樣多工,還沒得,我要去助一臂之力。
于是,他就下來了。那時,人們正在做活路,他就變成一個討飯的過來問:“你們做什么呀?”有的老人家告訴他:“我們正在做橋,因為過河不方便。”有些年輕人性急,說:“我們做工正力,跟他說這么多干什么?還跟他扯閑話?馬上趕他走!”老人家說:“不要緊的,既然他到這里問我們,講兩句有什么要緊?”那些年輕的后生卻你一句我一句,七嘴八舌講話打擊那叫化子。
天快黑的時候,他對領頭搞橋的老人家說:“今天我到你們這個地方,現(xiàn)在天要黑了,我到你們家住一夜行不行呀?”那老人說:“可以,等下收工了,我?guī)愕郊胰ァ?rdquo;那些年輕的后生卻說:“不要理他。不要理他。叫化子,跟他說什么?把他推下河去吧!”老人說:“不要緊,我那里可以住。”后來,就帶他回家。那天晚上,他們在火塘邊談起做橋的事情,那叫化子說:“你們村才有百多家,要搞這樣大的橋,光搞一個墩就把田也丟荒了,再搞幾個墩,不是要餓死人?我看,你們這件事做不成。還是不做的好,免得以后弄出大問題。”老人說:“我們雖然是吃苦、勞累,田地也丟荒了,但我們?yōu)槿迦,一定要把橋修好,為子孫萬代造福。”你們的想法不錯,但能力有限呀!要真是這樣的話,是不是我為你們幫點忙?“老人說:”好嘛,為了這渡橋。我們已經四面八方去募捐了,一吊兩吊錢也可以。一兩個銅元也可以,不論多少,我們都非常樂意接受幫助的,如果你幫我們的忙,我們樂意的。
第二天,叫化子就出去了,夜晚又回老人家住。一連三天,他看老人家的話都很堅決,一定要把橋修好,就對老人說:“我沒有能力給你們幫什么忙,我給一點點……”哎,就是他身上的污垢,他在身上搓出三顆象米一樣大的污垢,說:“你們要搞在個橋墩,你們想在哪里起墩,就放一顆在那里,保證做得很快。”那老人嘴巴不說,心里懷疑:“幾百人、成千人都做不贏,放這點點污垢就行了?不管他,既然他有這樣的誠心,明天就試試看。”
第二天,叫化子走了。老人對大家說:“昨天那個叫化子說幫我們的忙。”“幫什么忙?那是個叫化子,討飯的。”“哎,不管他嘛。他給了我三顆身上搓出來的污垢。”“嘿,這個是什么東西?”許多老人說:“管他成不成,可以試試看。”結果,在第一個墩的地方丟了一顆,一個鐘頭后,生出一墩石頭,呈“凸”字形。大家感覺非常奇怪,老人醒悟過來:“這個不是叫化子吧?是天上的仙人來幫忙吧!再試一個。”又放了一顆,又長出來。結果,三個橋墩就這樣做好了。
橋墩做好了,接著就架木頭做橋了。起先,橋上沒有加蓋,沒有做樓,后來,大家講,橋是做成了,過得河了,但是,夏天乘涼呀,講故事呀,還是不方便。有個人講:“那我們可以在橋上起房子呀。”大家認為這也是個辦法,就建成了現(xiàn)在這個樣子。
那里也還不講什么風雨橋,風雨橋是解放后才講的。那時候,什么橋就叫什么橋,比如八斗這座橋,過去叫“關岳橋”。
風雨橋又是怎么來呢?橋總是架在村子的下游,它是有道理的。這條河下來,把我們的寶氣帶走了,怎么辦?就做一渡橋,把它攔起來,富氣、寶氣就攔下來了。哦,它的前身是“風水橋”。后來說這是迷信,不行的呀,于是改叫“風雨橋”了 .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