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05 14:19 自由建筑報道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近日,2012北京國際設計周主體活動之一的北京設計論壇召開,8位來自國內外的知名設計師圍繞著“建設設計之都,提升城市品質”的主題,展開智慧激蕩和交鋒,分享了先進的城市設計理念。
著名青年建筑設計師馬巖松因為設計了加拿大多倫多著名的“瑪麗蓮·夢露大廈”而成為了國際建筑設計界一顆閃亮的明星,同時他也是一個地道的北京人。他對于現(xiàn)在正流行的北京四合院的改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說,我們去保護的是這個社會生態(tài)和鄰里關系,而不是僅僅談保護建筑,保護這個磚和屋頂本身。“現(xiàn)在北京會建很多新的古建筑用做商業(yè)用途,我覺得這并不是一種好的保護。”
馬巖松在2006年開始做一個設想,在老城里面加進了一個新的元素一個銀色的泡泡,叫“胡同泡泡”。他暢想,未來的高層建筑應該有花園、有瀑布、有高山流水的感覺,“當你在辦公室里工作的時候,可以看到外面的陽光、花園,可以跟朋友或者跟你碰見的人在空中的平臺相遇,有很多這樣的生活場景會在這樣的建筑里產生。”
丹麥蓋爾建筑師事務所中國區(qū)負責人瑪麗亞·伍茲·丹尼爾森認為,哥本哈根和很多中國城市的共同點就是都有一個自行車文化,有很長的歷史。意大利建筑師卡洛·拉蒂說,在城市當中,北京很像哥本哈根,哥本哈根是沿襲了北京20年前的做法,大力發(fā)展自行車交通。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