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05 13:45 自由建筑報道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在南靖縣靖城鎮(zhèn)尚寨村棗羔林自然村,一片古民居建筑群藏匿在一片綠油油的香蕉林中,沉睡了三百年。
這片名叫“棗羔林祖厝”的古民居建筑群系當地吳氏第八世祖始建于明末,至第十五世祖才完成,獨具明清特色的建筑風格和精巧實用的房屋構造。近日,靖城鎮(zhèn)尚寨村村民委員會忙碌著為這座古民居建筑群申報文物保護單位。
外觀:構造精巧 好似迷宮
據了解,該古建筑群總占地面積3300平方米,坐南向北,由兩座二層祖宅和五列平房組成,有6條巷道。
村民說,祖厝內曲巷通幽,門洞林立,像一個迷宮,熟悉門路的村民可以很快地從第一條巷子走向第六條巷子,但如果是盜賊竄入,村民們只要將大門巷道關閉,盜賊就無法逃脫。功能:設計巧妙 防火防震當地村民王英杰告訴導報記者,祖厝功能實用,具有防盜、防洪、防火、防堵、防震等功能。
“這片古厝的排水系統(tǒng)設計巧妙,在當時算得上數一數二了。古厝的排水管道是彎曲的,降低了水的流速;而且在我們修葺古厝過程中,還發(fā)現了沉淀池,這有效地防止了泥沙阻塞,保證了排水暢通。”村民老吳介紹道。
此外,古厝地基用細沙鋪卵石注水灌實,再壘上三層花崗巖石板,配以木結構建筑,使得整片古厝的防震功能大大加強。
專家:拆磚重建 還原古民居風韻
南靖縣方志委主任江清溪說,能建設像這種大規(guī)模的古民居,在當時肯定都是大戶人家,或官或商,一般都是為適應家族人口繁多而建。他說,如今政府越來越重視古建筑文物保護,文史工作者們也期盼著這片古民居能得到修葺,修葺時最好能編號拆磚重建,以更好地還原古民居風韻,再現其文化內涵。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