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专区,日韩午夜电影在线观看,日韩电影在线看,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99视频有精品视频免费观看,黄网站在线播放视频免费观看,美女脱裤子屁屁网站

關于我們

在線客服

幫助

24小時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設工程教育網 > 專業(yè)資料 > 施工組織 > 房建工程 > 正文

磚混結構施工組織設計(二)

2010-12-01 14:02  來源于網絡  【  【打印】【我要糾錯】

  第三章 施工總進度計劃及工期保證措施

  3.1 施工總進度計劃

  3.2 工期保證措施

  本工程質量要求高,工期較緊,為確保該工程優(yōu)質、安全地如期完成,我們在隊伍的選擇、人員設置、機械的配備、材料的供應及施工計劃的安排方面均作出相應的安排。

  3.3.2 明確工期進度控制方法

 。1) 按施工階段分解,突出控制節(jié)點。以關鍵線路和次關鍵線路為線索,以網絡計劃中心起止里程碑為控制點,把土方挖運施工、防水施工、各區(qū)段鋼筋混凝土施工作為重點控制對象,在施工中要針對不同階段的重點和施工時的相關條件,制定施工細則,做出更加具體的分析研究和平衡協(xié)調,達到保證控制節(jié)點的實現。

 。2) 按專業(yè)工種分解,確定交接日期。在相同專業(yè)和同工種的任務之間,進行綜合平衡;在不同專業(yè)或不同工種和任務之間,要強調相互之間的銜接配合,確定相互間交接日期,強調為下道工序服務,并嚴格執(zhí)行。避免因影響下道工序而造成的下道工序窩工等損失及總工期(關鍵線路上的)損失。強化工期嚴肅性,保證工程進度不在本工序造成延誤。

 。3) 同時按總進度網絡計劃的時間要求,將施工總進度計劃分解成、月計劃、周計劃及日計劃,這樣將更有利于計劃的控制目標。

  3.3.3 制定保證工期的技術措施

 。1) 設計變更因素:項目經理部要通過學習理解圖紙與建設單位圖,通過自審、會審和與設計交流,采取主動姿態(tài),最大限度地實現事前預控,把影響降到最小。

 。2) 推行進度網絡管理技術:采用計算機管理,要使本工程在預定工期內完工,就要抓住施工進度計劃中的關鍵工序和關鍵線路,它是決定工期的關鍵。對本工程進行網絡管理,一旦關鍵工序出現工期拖延,即在計算機網絡計劃中進行調整優(yōu)化、壓縮,采取有效的現場措施,確保本工程在預定工期內完成。

 。3) 保證資源配置:在材料供應上,按照施工進度計劃要求及時供貨,做到既滿足施工要求,又要使現場無太多的積壓,以便有更多的場地安排施工。在人力配備上,以滿足關鍵線路控制點要求為第一層次,以各進度分項目標為第二層次,達到主次分明,步調一致,緊張有序。實行工序、工程段落流水和循環(huán)跟進的施工程序;區(qū)分輕重緩急,以均衡流水為主,對關鍵工序、關鍵環(huán)節(jié)和必要工作面根據現場環(huán)境條件及時組織搶工期及雙班作業(yè)。

  (4) 機械配置:為保證本工程按期完工,我們將配備足夠的中、小型施工機械,不僅保證正常使用,還要采取有效技術措施保證有效備用。

  5.3.4 采取保證工期的管理與組織措施

 。1) 建立強有力的項目經理部,配置高效項目管理層,通過層層簽定責任書,形成可靠的項目組織指揮工作層;本工程的項目經理、工程技術人員和質檢員均由有豐富的施工管理經驗的人員擔任。

  (2) 實行經濟承包責任制。為了保質、保量、保工期、保安全地完成這一任務,本工程實行經濟承包責任制,做到多勞多得,優(yōu)質優(yōu)價充分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

 。3) 定期召開每周一次由工程施工總負責人主持、各專業(yè)工程施工負責人參加的工程施工協(xié)調會,聽取關于工程施工進度問題的匯報,協(xié)調工程施工內部矛盾,并提出計劃調整方案。

  第四章 主要施工機械設備及勞動力安排

  4.1 主要施工機械設備配置

  根據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法的要求,合理選擇本工程的施工機械,本工程的機械投入詳見下表6-1.

  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機械設備表

序號 機械名稱 規(guī)格型號 數量 產地 額定功率(kW) 備注 
1 塔吊 QTZ-40 1 山東 40KW 完好 
2 攪拌機 TE350 1 南京 7.5KW 完好 
3 磨光機 T200 1 南京 3KW 完好 
4 振搗棒 ZX-50 4 南京 5.5KW 完好 
5 平板振搗器 W58-3 1 南京 7.5KW 完好 
6 潛水泵   1 南京 1KW 完好 
7 蛙式打夯機   1 南京 3.5KW 完好 
8 卷揚機 JJKB-1 1 南京 7.5KW 完好 
9 鋼筋調直機   1 南京 5.5KW 完好 
10 鋼筋切斷機 GJ400-2 1 南京 7.5KW 完好 
11 鋼筋彎曲機   1 南京 3KW 完好 
12 木工設備 工友 1 南京 2KW 完好 
13 交流電焊機 BX-300 1 南京 30KVW 完好 
14 經緯儀 J2 1 南京   完好 
15 水平儀 S3 1 南京   完好 
16 電動套絲機   1   1KW 完好 

  4.2 主要勞動力安排

  各施工段根據工程預算主要工程量、用工量和進度安排時間進行計算得出定額勞動力用量,再根據實際施工經驗綜合調整得出計劃勞動力用量,具體見表6-2。

  各施工段主要勞動力安排

項 次 工 種 平均日人數 最高人數 備 注 
1 混凝土工 8 15   
2 鋼筋工 12 16   
3 架子工 4 6   
4 木 工 16 26   
5 抹灰工 12 20 兼作瓦工 
6 瓦 工 16 26 兼作抹灰工 
7 普 工 30 50   
8 油漆工 4 10   
9 焊 工 2 4   
10 管道工 4 8   
11 電 工 4 8   

  第五章 主要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方法

  5.1 施工測量

  1.測量放線

  依據建設單位、樁基單位提供的坐標點或基準線,采用經緯儀、鋼尺等測量工具進行定位放線,要做好軸線樁保護工作。放線完成后必須經建設單位及有關方面復核簽字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

  2.標高控制

  依據建設單位提供的原始水準點采用S2 水準儀測設施工用水準點(水準點不應少于3 個,且通視良好)。豎向標高用鋼尺由±0.00直接丈量至各樓層,樓層標高由水準儀測定。

  3.軸線垂直傳遞

  采用J-2 經緯儀逐層傳遞主軸線,做好校核調整工作。

  4.沉降觀測

  按每15米設置一個沉降觀測點,每施工層觀測一次,收尾工作完畢觀測一次,竣工交付前復核一次,以后按設計規(guī)定觀測,沉降觀測應準確記錄,并定人、定儀器、定時觀測。

  5.2 基礎工程

  5.2.1 土方工程

  1.土方開挖

  土方開挖階段正處雨期,土方的開挖與基礎施工應連續(xù)進行,最大限度地壓縮時間。施工中防止地基暴露時間及地面水流入槽內,以免邊坡塌方及影響地基持力層。

  土方工程采用上部用挖掘機開挖,下部人工開挖與修槽相結合的方法,基礎工作面每邊30CM,放坡1:0.5.在土方開挖過程中嚴格控制,不超深、不欠挖。在槽外側圍以土堤并開挖水溝,防止地面水流入。

  基槽開挖至原土層,及時通知有關部門驗槽、驗樁。使基底標高滿足設計要求。

  2.土方回填

 。1) 回填土前應將基礎兩邊基槽內和房心的垃圾、雜物清凈,同時清出松散物,回填由基礎底面開始。

  (2) 回填土的質量必須符合圖紙要求和規(guī)范規(guī)定,含水量適中。

 。3) 土方回填時,兩邊同時分層回填,用蛙式打夯機分層壓實。

  5.2.2 基礎工程

  1.模板工程

  基礎模板采用定型組合木模板,模板對縫嚴密,無漏漿,支撐應牢固,無松動、位移、跑,F象。

  施工中應搭設專用施工用跑架,嚴禁將施工坡道支設在模板或其支撐上。

  2.鋼筋工程

  (1) 本工程所用鋼筋均由工地技術員開出規(guī)格。經復核無誤后方可加工制作。

 。2) 所有進場鋼筋必須有出廠合格證且經復試合格后方可使用。

  (3)進場鋼筋要合理計劃,存放期不宜過長,且應架空有序堆放,防止銹蝕。

 。4) 技術人員開出規(guī)格及班組施工綁扎時,必須注意滿足規(guī)范及圖紙中對接頭位置、搭接及錨固長度等質量要求。

  (5) 基礎鋼筋綁扎時四周兩行鋼筋交叉點應每點綁扎,中間成梅花形綁扎。

 。6) 構造柱伸入基礎的插盤其下部應固定牢,為了防止柱筋發(fā)生位移,基礎內及基礎以上各設兩道鋼筋,與柱縱筋固定牢。

 。7) 鋼筋綁扎時,鋼筋保護層應采用塑料墊塊支墊,嚴禁使用石子支墊鋼筋。

 。8) 鋼筋綁扎成型后,安排專人負責,做好成品保護。

 。9) 鋼筋隱蔽前必須經建設單位、質檢部門、監(jiān)理單位等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澆筑混凝土。

  3.混凝土

 。1) 基礎結構混凝土采用商砼,小型構件采用現場自拌砼,開盤前應由試驗室出示混凝土配合比,且必須嚴格按照試驗室配合比進行盤盤過秤,嚴格計量。

  (2) 水泥進場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和復試合格報告,并應對其品種、標號、批號、散裝倉號、出廠日期等檢查驗收。

 。3) 骨料應按品種、規(guī)格分別堆放,不得混雜。

 。4) 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飲用水,水質必須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拌合用水標準》的規(guī)定。

  (5) 混凝土攪拌應計真計量,按配合比投料,每罐投料順序為:石子-水泥-砂子-水。嚴格控制加水量。攪拌要均勻,最短時間不小于90s.

 。6) 基礎混凝土宜分層連續(xù)澆筑完成,施工時,采用干硬性混凝土,以防止混凝土流淌。每澆筑完,表面原漿抹平。

  (7) 用插入式振搗器應快插慢拔,插入點應均勻排列,逐點移動,順序進行,不得遺漏,做到振搗密實,移動間距不大于振搗棒作用半徑的1.5 倍,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層5cm,以消除兩層間的接縫平板振搗器的移動間距,應保證振搗器的平板覆蓋振搗的邊緣。

 。8) 柱插筋要加以固定,保證插筋位置的正確,防止?jié)矒v混凝土時發(fā)生位移。

 。9) 混凝土澆筑完畢,外露表面應適時覆蓋撒水養(yǎng)護。

  4.磚基礎

 。1) 磚進場前應有出廠合格證,并經復試合格后方可進場交付使用。

 。2) 所用磚必須提前1-2d 澆水濕潤,確保砌筑質量。

 。3) 砌筑砂漿采用重量配合比,計量要準確,試塊按規(guī)定留置,隔夜砂漿不得使用。

 。4) 砌筑時采用“三一”砌磚法,組砌形式宜一順一丁,要求雙面掛線砌筑。

  (5) 構造柱處宜砌筑成馬牙槎,先退后進。退出尺寸為60mm,墻內應預埋2φ6@500 拉結筋,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6) 水平灰縫及豎向灰縫的寬度應控制在10mm 左右,最小不得小于8mm,最大不得超過12mm,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得小于80%.

 。7) 磚基礎中的洞口,管道、溝槽和預埋件等,應于砌筑時正確留出或預埋,寬度超過300mm 的洞口設置過梁。

  (8) 砌基礎時,應檢查和注意基槽土質變化情況。堆放材料應離坑邊1m 以上。

  (9) 基礎施工完畢,經有關部門驗收合格后,應及時回填;靥钔翍诨A兩側同時進行并分層夯實。

  5.2.3 模板工程

  (1) 在模板工程中,模板應支撐牢固,并嚴格控制標高、軸線位置截面幾何尺寸,達到準確無誤,消除爆模,軸線位移等質量問題。

  (2)本工程采用九夾板,現澆板用50*100木方加固的方案。油質類等影響結構或防礙裝飾工程施工的隔離劑不得采用,鋼筋及混凝土接搓處及時清理,不使隔離劑沾污。

 。3) 當梁長L>4m 時,按梁跨度的(1~3)‰起拱。

 。4) 現澆板施工時注意到模板的平整度、梁板交接處接縫的嚴密性。

 。5) 柱模板支設時底部留掃孔,以防止混凝土離析,提高振搗質量。

 。6) 底模板拆除時按混凝土強度要求拆除,側模拆除不致引起混凝土表面缺棱掉角;上層樓板澆混凝土時,下層梁板的模板支撐不得拆除,再下一層的模板保留一部分,跨度大于4m 的梁下均應保留支撐,且間距不大于2m。

  5.2.4 鋼筋工程

  所有進場鋼筋均有出廠質量證明和試驗報告單,并按批分類架空堆放整齊,避免銹蝕和油污,應有覆蓋防雨水措施。

 。1) 本工程所用全部鋼筋均由現場加工制作,工地技術員校核下料尺寸、規(guī)格后,方可加工。Ⅰ級鋼筋末端均應做180°彎鉤。Ⅱ級鋼筋做90°、135°彎鉤時,其彎曲直徑(D)不小于鋼筋直徑d 的4倍,箍筋均做135°彎鉤,平直部分為鋼筋直徑的10 倍。

 。2) 進場鋼筋合理計劃,隨用隨進,不合格鋼筋決不進場。

 。3) 鋼筋的綁扎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鋼筋的交叉點都應綁扎牢。

  2)板鋼筋網,除靠近外圍兩行鋼筋的相交點全部扎牢外,中間部分的相交點可相隔交錯扎牢,但必須保證受力鋼筋不位移;如采用一面順扣綁扎,交錯綁扎扣應變換方向綁扎;對于面積較大的網片,可適當地用鋼筋作斜向拉結加固。雙向受力的鋼筋須將所有相交點全部牢。

  3) 梁和柱的箍筋,除設計有特殊要求外,應與受力鋼筋保持垂直,箍筋彎鉤疊合處,應沿受力鋼筋方向錯開放置。此外,梁的箍筋彎鉤應盡量放在受壓處。

  4)綁扎柱豎向鋼筋時,角部鋼筋的彎鉤應與模板成45°; 中間鋼筋的彎鉤應與模板成90°;當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澆筑小型截面柱時,彎鉤平面與模板面的夾角不得小于15°。

  5)綁扎基礎底板鋼筋時,要防止彎鉤平放,應預先使彎鉤朝上;如鋼筋有帶彎起直段的,綁扎前應將直段立起來,宜用細鋼筋聯(lián)系上,防止直段倒斜。

 。4) 現澆板鋼筋綁扎成型后,澆筑混凝土時,應加足馬凳,以免壓偏負彎矩筋。

  (5) 柱縱向筋綁扎時,應采取以下措施施工,以防止縱向位移:1)底層柱下面與基礎鋼筋網片用點焊固定,上面鋼管鎖定位置。2)柱縱筋與箍筋采用十字扣法綁扎。3)支模前用預制砂漿墊塊扎在縱筋的外側以控制鋼筋的保護層。

  附件下載:磚混結構施工組織設計

收藏分享: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新聞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
    提升學習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1套預測試題
  • 實驗班
    3套全真模擬題+2套預測試題+考前沖關寶典
  • 定制班
    3套模擬題+3套預測題+考前沖關寶典+考前重點
  • 移動班
    以知識點為單元授課練習,
    強化重點、難點、考點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