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13 14:28 建設工程教育網整理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歐洲建筑在大的概念上應歸屬于西方建筑,從古希臘時代起到20世紀三四十年代,歐洲一直是西方建筑文明的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這個中心逐漸偏移到了北美,雖然有更為早期的歐洲原始建筑,但是歐洲建筑真正的源頭是古希臘文明,公元前5世紀到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的建筑藝術達到鼎盛,以雅典衛(wèi)城及其神廟為代表的一個個建筑杰作橫空出世,它們簡單而純凈和諧而完美,具有驚人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
公元前1世紀,古希臘人的“光榮”被古羅馬人的“偉大”所取代,后者興建的宮殿、凱旋門、競技場、劇場和大浴場雄偉壯觀富麗堂皇,他們和古希臘建筑一道被視為垂范千古的經典成為西方建筑文化最深刻的根源。
在接下來中世紀的1000余年中,歐洲建筑具有兩大特點:一是基督教堂和修道院始終是歐洲建筑的主體;二是伴隨著羅馬帝國和基督教的分裂,東西歐洲的建筑風格逐漸各樹一幟,其中在東歐的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建筑影響十分廣泛,而在羅馬風建筑之后興起于西歐的哥特式建筑,則體現了中世紀建筑的最高成就。
從15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開始,信奉人文主義的藝術大師們又把西方建筑從宗教天國拉回了人間大地,在這一過程中,大師們特別注重研究古代經典建筑,熱情復興古希臘古羅馬的建筑風格,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藝術再創(chuàng)造,為世界留下了眾多光輝燦爛的建筑杰作。此后直到19世紀下半葉,歐洲建筑藝術思潮更迭頻繁,四五百年間先后出現了巴洛克、古典主義、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和折衷主義等不同的建筑風格,其間,教會勢力、享樂之風、絕對君權、異國情調和百年戰(zhàn)爭都曾成為藝術蛻變的催化劑。
歷史發(fā)展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大工業(yè)日益興盛的背景下,西方建筑的傳統形制和美學體系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其設計的核心從以往的注重審美明顯地轉移到追求技術與功能上,這直接導致了現代主義建筑的成熟和向全世界的擴散。而20世紀70年代之后,現代主義建筑的發(fā)展極端—“國際式”建筑對西方世界多年的壟斷,又被“后現代主義建筑”打破,一個多種風格流派爭相登場的局面呈現在今天。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