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10 10:49 建設工程教育網整理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1、施工專項方案的針對性、指導性、可操作性較差專項方案是指導施工的制度、法規(guī),不僅要求在施工前需要注意編制質量、嚴格審核程序,而且,在施工中也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修改,使其更符合實際施工過程。
在以往的施工中,經常由于專項方案的技術很復雜或脫離實際、或施工人員沒有充分理解,造成某些關鍵環(huán)節(jié)的技術、工藝執(zhí)行效果較差,埋下事故隱患,局部的問題最終造成較大的全局性損失。因方案針對性、指導性不強,難以操作,拋開施工方案進行施工的實際情況也很多,致使施工質量沒有保證。
2、不能保證支護結構施工質量的因素
。1)使用不合格材料、偷工減料。工程相關人員存在技術與認識問題,把降低成本和工期放在重要位置,造成各種使用不合格材料、偷工減料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
。2)施工工藝和方法不符合要求。施工中有很多關鍵工序、環(huán)節(jié)因為不具備強大的物質、技術條件,造成地下連續(xù)墻成槽施工質量較差,導致墻體質量差、槽壁塌方、變形等,引起上述問題的原因多屬于施工工藝和方法的,有水泥漿質量、地質水文條件、挖槽施工等。
(3)不能按設計要求和圖紙施工。如:攪拌樁沒有嚴格按設計配合比進行施工,如水泥摻量不夠,土體強度達不到設計要求的支護強度,進而使得混凝土發(fā)生裂縫。如,深基坑挖土設計中常常對挖土程序有所要求來減少支護變形,并進行圖紙交底,而實際施工中往往不管這些框框,搶進度,圖局部效益,造成偷工減料現(xiàn)象的發(fā)生。攪拌深度不夠,樁搭接施工長度不夠等也經常存在。
。4)不重視重要節(jié)點的施工質量。如:基坑中間最大承載力處墻或樁的強度和剛度不符合設計要求,內支撐的強度、偏心受力和拉錨錨固的有效性、鋼板預埋和焊接等不符合要求等。
。5)不注意形成有效的支護結構。
①樁、墻的深度不夠,沒有進入持力層,容易發(fā)生傾覆和滑移。
、跀嚢铇秹]有進入不透水層、樁或墻問結合不好,未形成有效的止水帷幕。
、坼^桿或支撐施加預應力不夠,加大了變形,降低了實際支護效果。
④邊坡修理不達標。
⑤土層開挖和邊坡支護不配套。
支護結構是系統(tǒng)工程,施工方不能理解設計意圖,不能認識系統(tǒng)施工的重要性,僅僅靠有限的經驗進行施工,一定會給日后留下了事故隱患,使得薄弱環(huán)節(jié)首先發(fā)生問題,進而會引起支護結構整體問題,嚴重時會造成整體垮塌和周邊環(huán)境破壞。
3、不能利用時空效應原理,滿足開挖過程的設計工況和變形要求時空效應是指深基坑開挖過程中,合理安排每個分部開挖土方的空間尺寸,盡量減少每步開挖在無支撐階段的暴露時間,可靠而合理地利用土體自身強度來控制土層位移,進而控制基坑整體的位移和變形。時空效應對保護環(huán)境、節(jié)約造價和縮短工期具有明顯優(yōu)勢。
實際的施工過程常常與施工設計要求差別大,常常超出了設計限定的范圍或實際控制值超出了保護周嗣環(huán)境的變形要求,進行盲目的、不顧風險和后果的施工。
4、不能協(xié)助設計進行有效的動態(tài)設計目前,基坑施工實際過程中,設計方案中對過程監(jiān)測、分析的要求讓施工方常常難以滿足。設計試圖通過預測每一工況的支護結構的變形量、內力及支撐力,計算預測下一工況支護結構的變形量等,使設計及施工逼近實際。但是,實際施工崗位的技術人員水平較低,難以發(fā)現(xiàn)和處理現(xiàn)場存在的問題,也沒有及時與設計人員進行溝通和分析,導致設計和施工的脫節(jié),產生影響施工質量問題。
5、施工中不能主動預測、預防深基坑工程每一步均需作相應的預測,如開挖過程支護結構的變形量預測,支護結構的承載力預測,周邊保護環(huán)境的變形預測,對水危害的預測,根據(jù)預測和風險分析來確定相應的預防措施。預測、預防均來自主動的獲取相關信息、主動了解實際環(huán)境情況及變化、主動理解設計、主動進行及時的分析、及時采取對策、驗證和反復循環(huán)改進。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工作的積極主動性不高、技術和經驗水平不能適應過程變化的需要,難以發(fā)現(xiàn)問題,工作比較被動,往往是要等問題完全暴露,形成較大的事故隱患才會被迫實施大量的應對措施,付出較大的代價。
6、發(fā)生問題不能及時進行補救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多數(shù)疏于事故防范管理和監(jiān)測及信息反饋。他們在施工全過程中,沒有堅持不間斷地在現(xiàn)場進行巡視和觀察,獲取第一手信息資料,不重視變形觀測,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和跟蹤事故苗頭,沒有做相應的預防措施和其他準備,并注意及時補救,事故發(fā)生時不能分析清楚原因或準備不足,不能做出可靠的補救施工方案,不能立即實施有效的應對補救措施,造成事故擴大、人員傷亡和損失增加。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