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孔灌注樁基礎-二建市政實務高頻考點
2020年二級建造師報名在即,考生們都在積極備考,擔憂許多考生可能在這個階段會不知從何下手來進行學習,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二級建造師《市政公用工程管理與實務》的一些高頻考點,希望對考生們有所幫助。
鉆孔灌注樁基礎
一、泥漿護壁成孔
1.正、反循環(huán)鉆孔:端承型樁的沉渣厚度≤100mm;摩擦型樁的沉渣厚度≤300mm。
2.沖擊鉆成孔:低錘密擊,反復沖擊造壁;每鉆4~5m驗孔一次。
3.旋挖成孔:采用跳挖方式。
二、干作業(yè)成孔
1.人工挖孔:挖孔深度不宜超過25m;每節(jié)護壁須保證振搗密實,當日應施工完畢;模板拆除應在混凝土強度大于2.5MPa后進行。
2.鉆孔擴底:灌注混凝土時,第一次灌到擴底部位頂面后隨即振搗密實;灌注樁頂以下5m范圍內(nèi)混凝土時,應隨灌注隨振動,每次灌注高度≤1.5m。
三、鋼筋籠與灌注混凝土施工要點
水下灌注混凝土宜采用預拌混凝土,骨料粒徑不宜大于40mm;鋼筋籠放入泥漿后4h內(nèi)必須澆筑混凝土,應連續(xù)施工;樁頂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應高出設計標高0.5~1m;氣溫低于0℃時,采取保溫措施(溫度不得低于5℃);氣溫高于30℃時,采取緩凝措施。
四、水下混凝土灌注
灌注開始時,導管底部至孔底的距離宜為300~500mm;導管一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以下不應少于0.8m;導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宜為2~6m;必須連續(xù)施工,控制提拔導管速度,嚴禁將導管提出混凝土灌注面;場地為淺水時采用筑島法施工,島的高度應高出最高施工水位0.5~1.0m;場地為深水或淤泥層較厚時,可采用固定式平臺或浮式平臺。
2020年二級建造師高頻考點課程免費直播:
推薦:
